您现在的位置是: 科技 > > 正文

释放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效应 信息

时间:2025-08-15 16:12:09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者:DN032


(资料图)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超6600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1.09亿台。家电消费作为传统消费的“四大金刚”之一,是拉动我国内需的重要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政策陆续实施,引发家电换新热潮,家电市场消费潜力得以释放。同时,家电以旧换新并非只是简单的同类产品置换,而是以更高端、智能、环保的产品,驱动着绿色、智能技术走进千家万户。

全国范围内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不是首次推出。早在2009年,我国就着手实施大力度的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10多年后,政策再次关注到这一层面。去年,中央共下达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来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了良好成效。从家电消费数据看,去年中央加力支持以旧换新8大类产品,全国实现销售量6200多万台,直接拉动消费近2700亿元,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2.3%。从家电回收量和拆解量数据看,过去一年实现“双增长”,商务部重点联系企业数据显示,废旧家电回收量同比增长14.83%,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家电拆解企业数据显示,规范拆解废家电数量同比增长20%。

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由去年的8类增加到今年的12类,进一步释放家电市场消费潜力。今年1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提出要加力支持家电产品以旧换新。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各地空调、冰箱等家电产品销售持续升温,消费者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

持续推进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效应,仍面临一些难点堵点。例如,家电以旧换新消费潜力没有完全释放,部分中小家电经销商存在垫资压力,废旧家电回收体系构建有待完善,等等。接下来,要从几个方面着力。

我国家电以旧换新消费潜力巨大,截至2023年底,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要继续加大对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和相关政策的宣传、解读,让广大消费者知晓当下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推动消费者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鼓励各地使用发放个人实名代金券、支付立减等方式,尽快让真金白银的优惠直达消费者“口袋”。各地区各部门要持续优化家电以旧换新流程,让消费者的家电以旧换新流程更短、成本更低、体验更好。还要及时跟进当下消费者最新需求,了解家电消费市场上关注度高、需求量大的产品类型。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成效也正在向供给端传导,使行业内的生产、流通和销售企业受益。不过,部分中小家电经销商垫资兑现的压力正成为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在三四线城市落地的主要堵点之一。对此,要鼓励各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出台相关细化方案,主动探索首创性、引领性、特色性的改革举措。学习借鉴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的成功经验,如强化源头治理,加大金融支持;优化兑付流程,提高审核效率;实行补贴预拨,严格审计清算;加强过程监管,严防骗补套补。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还加速了废旧家电从闲置到回收的流转。处理好“旧设备”与拉动“新需求”同等重要。关注刺激消费的同时,要处理好废旧家电回收,最大程度地利用废旧家电价值。鼓励更多家电生产企业构建“回收—拆解—再生—再利用”的现代化废旧家电回收体系,为旧家电回收再利用提供正规渠道,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完善废旧家电处理流程的标准化,对其中的回收、拆解、分类、处理等具体流程进行监管,防范无资质企业的私自拆解。加紧数字化平台建设,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及时准确掌握各地区家电交旧、购新、拆解的全流程动态信息,严防骗补套补、大量囤货、跨地区重复购买、虚假交易等行为。

标签:

抢先读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精彩放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1-2023  产业研究网  www.coalstudy.com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 @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13